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|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| 前一修订版 | ||
|
icore4t_55 [2020/03/28 11:01] zgf [二、 实验设备及平台] |
icore4t_55 [2022/04/01 10:56] (当前版本) sean |
||
|---|---|---|---|
| 行 2: | 行 2: | ||
| |技术支持电话|**0379-69926675-801**||| | |技术支持电话|**0379-69926675-801**||| | ||
| |技术支持邮件|Gingko@vip.163.com||| | |技术支持邮件|Gingko@vip.163.com||| | ||
| - | |技术论坛|http://www.eeschool.org||| | ||
| ^ 版本 ^ 日期 ^ 作者 ^ 修改内容 ^ | ^ 版本 ^ 日期 ^ 作者 ^ 修改内容 ^ | ||
| | V1.0 | 2020-03-28 | gingko | 初次建立 | | | V1.0 | 2020-03-28 | gingko | 初次建立 | | ||
| 行 98: | 行 97: | ||
| * RS422收发器的两个控制引脚需要配合使用操作RS422的工作模式。 | * RS422收发器的两个控制引脚需要配合使用操作RS422的工作模式。 | ||
| * RS422设备也支持点对点连接和点对多点连接,接线方式与RS485接口连接有所不同。示意图如下,第一张图为点对点连接,第二张图为点对多点连接: | * RS422设备也支持点对点连接和点对多点连接,接线方式与RS485接口连接有所不同。示意图如下,第一张图为点对点连接,第二张图为点对多点连接: | ||
| - | {{ :icore4t:icore4t_arm_hal_55_1.png?direct |}} | + | {{ :icore4t:icore4t_arm_hal_55_1.png?direct&200 |}} |
| - | {{ :icore4t:icore4t_arm_hal_55_2.png?direct |}} | + | {{ :icore4t:icore4t_arm_hal_55_2.png?direct&600 |}} |
| * **RS422有关电气参数:** | * **RS422有关电气参数:** | ||
| - | {{ :icore4t:icore4t_arm_hal_55_3.png?direct |}} | + | {{ :icore4t:icore4t_arm_hal_55_3.png?direct&800 |}} |
| * **RS232、RS422和RS485的区别:** | * **RS232、RS422和RS485的区别:** | ||
| * RS-232是最常见的串口,是大部分兼容Windows的桌面计算机的一个标准组件。如今通过USB到RS-232转换器使用RS-232更为常见。RS-232只允许每根线使用一个发送器和接收器。RS-232也使用全双工双数方式。 | * RS-232是最常见的串口,是大部分兼容Windows的桌面计算机的一个标准组件。如今通过USB到RS-232转换器使用RS-232更为常见。RS-232只允许每根线使用一个发送器和接收器。RS-232也使用全双工双数方式。 | ||
| 行 111: | 行 110: | ||
| * 串口通讯的数据包由发送设备通过自身的 TXD 接口传输到接收设备的 RXD 接口。在串口通讯的协议层中,规定了数据包的内容,它由启始位、主体数据、校验位以及停止位组成,通讯双方的数据包格式要约定一致才能正常收发数据。串口数据包的基本组成如下图: | * 串口通讯的数据包由发送设备通过自身的 TXD 接口传输到接收设备的 RXD 接口。在串口通讯的协议层中,规定了数据包的内容,它由启始位、主体数据、校验位以及停止位组成,通讯双方的数据包格式要约定一致才能正常收发数据。串口数据包的基本组成如下图: | ||
| {{ :icore4t:icore4t_arm_hal_55_4.png?direct |}} | {{ :icore4t:icore4t_arm_hal_55_4.png?direct |}} | ||
| - | * **1. 波特率** | ||
| + | * **1. 波特率** | ||
| * 本实验中主要讲解的是串口异步通讯,异步通讯中由于没有时钟信号(如前面的 DB9接口中是没有时钟信号的),所以两个通讯设备之间需要约定好波特率,即每个码元的长度,以便对信号进行解码,上图中用虚线分开的每一格就是代表一个码元。常见的波特率为4800、 9600、 115200 等。 | * 本实验中主要讲解的是串口异步通讯,异步通讯中由于没有时钟信号(如前面的 DB9接口中是没有时钟信号的),所以两个通讯设备之间需要约定好波特率,即每个码元的长度,以便对信号进行解码,上图中用虚线分开的每一格就是代表一个码元。常见的波特率为4800、 9600、 115200 等。 | ||
| + | |||
| * **2. 通讯的起始和停止信号** | * **2. 通讯的起始和停止信号** | ||
| * 串口通讯的一个数据包从起始信号开始,直到停止信号结束。数据包的起始信号由一个逻辑 0 的数据位表示,而数据包的停止信号可由 0.5、 1、 1.5 或 2 个逻辑 1 的数据位表示,只要双方约定一致即可。 | * 串口通讯的一个数据包从起始信号开始,直到停止信号结束。数据包的起始信号由一个逻辑 0 的数据位表示,而数据包的停止信号可由 0.5、 1、 1.5 或 2 个逻辑 1 的数据位表示,只要双方约定一致即可。 | ||
| + | |||
| * **3. 有效数据** | * **3. 有效数据** | ||
| * 在数据包的起始位之后紧接着的就是要传输的主体数据内容,也称为有效数据,有效数据的长度常被约定为 5、 6、 7 或 8 位长。 | * 在数据包的起始位之后紧接着的就是要传输的主体数据内容,也称为有效数据,有效数据的长度常被约定为 5、 6、 7 或 8 位长。 | ||
| + | |||
| * **4. 数据校验** | * **4. 数据校验** | ||
| * 在有效数据之后,有一个可选的数据校验位。由于数据通信相对更容易受到外部干扰导致传输数据出现偏差,可以在传输过程加上校验位来解决这个问题。校验方法有奇校验(odd)、偶校验(even)、 0 校验(space)、 1 校验(mark)以及无校验(noparity),它们介绍如下: | * 在有效数据之后,有一个可选的数据校验位。由于数据通信相对更容易受到外部干扰导致传输数据出现偏差,可以在传输过程加上校验位来解决这个问题。校验方法有奇校验(odd)、偶校验(even)、 0 校验(space)、 1 校验(mark)以及无校验(noparity),它们介绍如下: | ||
| 行 124: | 行 126: | ||
| * 0 校验是不管有效数据中的内容是什么,校验位总为“0”, 1 校验是校验位总为“1”。 | * 0 校验是不管有效数据中的内容是什么,校验位总为“0”, 1 校验是校验位总为“1”。 | ||
| * 在无校验的情况下,数据包中不包含校验位。 | * 在无校验的情况下,数据包中不包含校验位。 | ||
| - | |||
| * 在本实验中,我们的计算机通过转接模块连接iCore4T的RS-422,通过串口工具向RS-422发送数据并接收RS-422发来的数据。 | * 在本实验中,我们的计算机通过转接模块连接iCore4T的RS-422,通过串口工具向RS-422发送数据并接收RS-422发来的数据。 | ||
| - | |||
| 原理图: | 原理图: | ||
| {{ :icore4t:icore4t_arm_hal_55_5.png?direct |}} | {{ :icore4t:icore4t_arm_hal_55_5.png?direct |}} | ||
| 行 217: | 行 217: | ||
| HAL_UART_Transmit(UART_HandleTypeDef *huart, uint8_t *pData, uint16_t Size, uint32_t Timeout) | HAL_UART_Transmit(UART_HandleTypeDef *huart, uint8_t *pData, uint16_t Size, uint32_t Timeout) | ||
| </code> | </code> | ||
| - | 功能:串口发送指定长度的数据。如果超时没发送完成,则不再发送,返回超时标志(HAL_TIMEOUT)。 | + | * 功能:串口发送指定长度的数据。如果超时没发送完成,则不再发送,返回超时标志(HAL_TIMEOUT)。 |
| - | 参数: | + | * 参数: |
| - | UART_HandleTypeDef*huart UATR的别名 如: UART_HandleTypeDef huart2;别名就是huart2 | + | * UART_HandleTypeDef*huart UATR的别名 如: UART_HandleTypeDef huart2;别名就是huart2 |
| - | *pData 需要发送的数据 | + | * *pData 需要发送的数据 |
| - | Size 发送的字节数 | + | * Size 发送的字节数 |
| - | Timeout 最大发送时间,发送数据超过该时间退出发送 | + | * Timeout 最大发送时间,发送数据超过该时间退出发送 |
| - | 中断接收数据: | + | |
| + | * 中断接收数据: | ||
| <code c> | <code c> | ||
| HAL_UART_Receive_IT(UART_HandleTypeDef *huart, uint8_t *pData, uint16_t Size) | HAL_UART_Receive_IT(UART_HandleTypeDef *huart, uint8_t *pData, uint16_t Size) | ||
| </code> | </code> | ||
| - | 功能:串口中断接收,以中断方式接收指定长度数据。 | + | * 功能:串口中断接收,以中断方式接收指定长度数据。 |
| - | 大致过程:设置数据存放位置,接收数据长度,然后使能串口接收中断。接收到数据时,会触发串口中断。之后,串口中断函数处理,直到接收到指定长度数据,而后关闭中断,进入中断接收回调函数,不再触发接收中断。(只触发一次中断) | + | * 大致过程:设置数据存放位置,接收数据长度,然后使能串口接收中断。接收到数据时,会触发串口中断。之后,串口中断函数处理,直到接收到指定长度数据,而后关闭中断,进入中断接收回调函数,不再触发接收中断。(只触发一次中断) |
| - | 参数: | + | * 参数: |
| - | UART_HandleTypeDef *huart UATR的别名 | + | * UART_HandleTypeDef *huart UATR的别名 |
| - | *pData 接收到的数据存放地址 | + | * *pData 接收到的数据存放地址 |
| - | Size 接收的字节数 | + | * Size 接收的字节数 |
| === 4.串口中断函数 === | === 4.串口中断函数 === | ||
| <code c> | <code c> | ||
| 行 255: | 行 257: | ||
| * 参数: | * 参数: | ||
| * UART_HandleTypeDef *huart UATR的别名 | * UART_HandleTypeDef *huart UATR的别名 | ||
| + | |||
| * 串口中断处理函数 | * 串口中断处理函数 | ||
| + | * 功能: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判断和处理 判断是发送中断还是接收中断,然后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,在中断服务函数中使用 | ||
| <code c> | <code c> | ||
| HAL_UART_IRQHandler(UART_HandleTypeDef *huart); | HAL_UART_IRQHandler(UART_HandleTypeDef *huart); | ||
| </code> | </code> | ||
| - | * 功能: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判断和处理 判断是发送中断还是接收中断,然后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,在中断服务函数中使用 | + | |
| * 串口查询函数 | * 串口查询函数 | ||
| <code c> | <code c> | 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