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!
1. 新建工程:在主界面选择File–>New Project 或者直接点击ACCEE TO MCU SELECTOR
2. 出现芯片型号选择,搜索自己芯片的型号,双击型号,或者点击Start Project进入配置 在搜索栏的下面,提供的各 种查找方式,可以选择芯片内核,型号,等等,可以帮助你查找芯片。本实验选取的芯片型号为:STM32F407IGTx。
3. 配置RCC,使用外部时钟源
4. 配置调试引脚
5. 将LED对应的3个引脚(PI5,PI6,PI7)设置为GPIO_Output
6. 将ARM_KEY对应的引脚(PH15)设置为GPIO_Input
7. 引脚模式配置 三色LED引脚配置
ARM_KEY引脚配置
8. 时钟源设置,选择外部高速时钟源,配置为最大主频
9. 工程文件的设置, 这里就是工程的各种配置 我们只用到有限几个,其他的默认即可 IDE我们使用的是 MDK5
10. 点击Code Generator,进行进一步配置
自行选择方式即可
11. 然后点击GENERATE CODE 创建工程
创建成功,打开工程。
按键简介 * 按键是一种机械器件,按键两端分别对应某电路的两个断点,我们可以通过按键接通和断开控制该电路的电压等参数,我们利用按键做的应用通常有控制继电器、键盘、复位等。随着应用的扩展,按键已成为电路板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 * **按键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**:(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常开带复位按键)。 * 常开带复位:初始默认状态是开路,当受力按下时按键使电路连通,受力结束后其自动返回开路状态。 * 常开带不复位:初始默认状态是开路,每按下一次按键改变一次开闭状态。 * 常闭带复位:初始默认状态是连通,当受力按下时按键使电路开路,受力结束后其自动返回连通状态。 * 常闭不带复位:初始默认状态是连通,每按下一次按键改变一次开闭状态。 按键消抖 *使用手动按键的时候, 由于机械抖动可能造成按键的错误识别。一般手动按下按键然后释放, 按键两片金属膜接触的时间大约为50ms,按键松开到稳定的时间为5-10ms。因此,如果在首次检测到按键被按下后延时20ms 左右再次检测,即可确认是否真的有按键被按下,从而消除按键抖动造成的错误识别。本实验通过给于一定延时后再进行检测,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按键抖动带来的误判。 * 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。本实验中按键的一端与STM32的GPIO(PH15)相连,另外一端接地,且PH15外接一个1K电流大小的上拉电阻。初始化时把PH15设置成输入模式,当按键弹起时,PH15由于上拉电阻的作用呈高电平(3.3V);当按键按下时,PH15直接被按键短接到GND,呈低电平。因此判断PH15的电平变化,可得到按键状态。
1. 主函数
2. GPIIO初始化 以下是按键的GPIO初始化程序。